【技能比赛】践行工匠精神 展现园林风采——园林学子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林草技能大赛再创佳绩
践行工匠精神 展现园林风采
园林学子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林草技能大赛再创佳绩
7月10日至12日,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林草技能大赛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本次大赛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来自全国54所职业院校的137名选手参加5个项目的比赛。经过激烈角逐,园林学校选手20级1班李子雨、19级1班刘豪分别荣获礼仪插花赛项和林草病虫害识别与制作赛项三等奖。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礼仪插花比赛采用神秘箱的方式抽取花材,竞赛内容共包括花束制作(90 分钟)和花篮制作(60 分钟)两个必赛项目,以及桌花制作和新娘捧花制作项目(各120分钟,由专家组现场抽选其中之一作为比赛项目)。
此次比赛难度可谓历年比赛中难度最高的一次,但师生们迎难而上,刻苦训练,将比赛作为一次系统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在备赛阶段,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认真研究历年获奖作品,分析每个作品的优点与不足,搜集大量礼仪插花相关资料,认真学习,并将学校以往参赛作品逐个剖析。在设计作品的阶段,克服花材、花泥、包装纸不够的问题,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最终设计出参赛作品。
比赛过程中,李子雨同学在临场花材改变的情况下,依然沉着冷静,将平时所学的花艺技巧运用到比赛作品中,较好地完成了整场比赛。
本次比赛虽有遗憾,但是作为一年级的新生从花艺“零基础”到参加全国大赛,仅仅用了1个半月的集训时间,实属不易。通过比赛学生真真切切地得到了历练,提高了技术技能水平,锻炼了心理素质,从大赛中不断提高与成长。
病虫害识别与标本制作比赛更是考验选手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该赛项包含镜检鉴定病虫(60分钟),图片鉴定病虫害(25分钟)和标本制作(60分钟)三项内容。需要选手掌握林草病虫害镜检鉴定、图片鉴定及林草病虫害标本整理制作等职业技能。
刘豪同学自5月20日进入备赛阶段,先后识别千余张病虫害图片,显微观察15个目30个属的病原永久切片,练习制作约200只昆虫针插标本。备赛过程困难重重,昆虫种类繁多且大多数昆虫并不常见;很多图片清晰度较差,缺乏典型识别要点,为学生识别记忆增加了很大难度;同种病原在不同寄主植物上也会存在差异,练习时所提供的永久切片只能是一种病原在某一种寄主的形态,比赛时寄主植物不同,显微观察的切片就和练习切片不同,需要学生极高的熟练度和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
因疫情防控等因素该赛项上午7:30报到后随即隔离,直至下午13:30开始比赛,学生克服了长时间隔离造成的无形压力,较好地完成了整场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