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居家花艺设计与制作”混合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整体设计
(一)基于典型任务、对接岗赛标准,重构教学内容
1.基于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课程内容
《花艺设计与制作》是园林技术(3+2)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课程贯穿能设计会制作,传递美表现美的教育理念,基于居家花艺设计与制作典型工作任务和核心职业能力,根据居家花艺风格及特点重构模块化课程内容。
2.对接职业赛项标准,设计课程内容
课程依据《插花花艺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技术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花艺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标准》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
(二)全面分析学情,明确教学目标,确定重点难点
授课对象为园林技术 (3+2)专业一年级学生,通过前期的课程学习,学生具备一定专业知识与技能,具体学情如下: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企业工作标准和课程标准,在全面分析学情的前提下,得出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三)创新教学模式,打造教学环节,贯穿思政教育
1.提升职业能力,创新“双交替多循环”模块化设计
创新“双交替多循环”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的项目一、项目三、项目五主要以节日、纪念日为创作主题,培养学生的花艺制作手法与技巧,练就岗位基础能力;每个模块的项目二、项目四、项目六主要以节气为创作主题,培养学生花艺设计与制作技能的综合能力,练就岗位适应能力。
2.训练技术技能,打造以学生为主的“六学”环节
以真实花艺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六学”环节即“学主题、学应用、学思路、学技能、学品鉴、学拓展”递进式的开展技术技能训练。
3.强化立德树人,“一纵三横”思政主线网格化渗透
根据行业调研和本课程特点,提炼“一纵三横”课程思政主线。将思政纵线贯穿整个课程设计,将思政横线贯穿每个课堂设计。培养学生坚定民族文化自信、传播生态环保理念、美化家居生活环境使命和担当。
(四)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策略,多元教学评价
1.校企深度融合,全面共享资源
依托花艺大师工作室开展教学。校内理实一体化实训教体现行业文化;通过多屏在线直播,展示教师和花艺大师实操细节。借助作品案例库、花材数据资源库、微课视频库、题库及虚拟仿真软件等丰富多彩花艺教学资源平台开展教学。
2.优化教学策略,大师引领教学
优化教学策略,课上课下时间灵活运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保障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花艺大师和团队教师一起开展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课堂中的工作任务,均来自大师所在龙头企业,确保教学内容紧跟行业步伐和发展、流行趋势。
3.多元评价主体,评价多元内容
依据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及世赛国赛市赛技术标准,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对每个任务制定评价量表。开展多元化评价,让学生、教师、花艺大师、客户有针对性的参与评价,评作品、评技法、评操作、评活动等,重学习结果,更重学习过程。
二、教学实施过程
(一)作品主题引导思考,知识技能储备到位
课前准备——学主题
课前教师在课程平台发布微课、动画、视频、学习页等学习资源和学习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学主题。
(二)任务驱动引导实施,提升核心职业能力
明确任务——学应用
教师采用创设情境、视频引入等多种教学形式明确本次花艺设计或者制作的主题及任务,有效导入花艺作品的应用环境、场合及使用人群等知识。
分析任务——学思路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虚拟仿真软件、微课视频、课前作业汇报、填写任务单等形式进行任务探究,学习任务流程与方法,学会设计、制作花艺作品的思路。
实施任务——学技能
探:引出重点难点。观:获得解决路径。练:突破重点难点。
评价总结——学品鉴
通过评价总结强化学生对花艺作品的品鉴能力,反思影响品质的各种因素。
(三)“反刍”旧知拓展练习,走出课堂学以致用
课后任务——学拓展
学生完成拓展练习,巩固提升技能;科学养护花艺作品和未使用花材,延长观赏期,践行生态环保理念;通过花艺作品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装饰家具环境,增加生活情趣;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建设发挥作用。
三、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习效果明显,预期目标达成
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学习,依托大师工作室开展教学,校企融合资源共享,教师与花艺大师共同育人,圆满达成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
(二)职业自豪感增强,作品受各方欢迎
学生作品受到了家长及客户的高度认可,激发了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学生由“要我学”变为为“我要学”。
(三)应用能力稳提升,各类大赛验成效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基本技法更加娴熟,创新思维得到充分锻炼,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大大提高,夯实了花艺职业的基础能力。作为2021级新生,在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1名学生获得三等奖;在首届郁金香插花花艺大赛中,2名学生获得“金奖”、2名学生获得“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