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京华园林工程师学院

园林职教培育高质量人才 服务首都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4-05-15 阅读量:102 来源:北京市园林学校

  一、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

  多年来,我校在园林行业内深耕职业教育,为给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坚持以目标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瞄准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岗位需求,将企业的入职培训纳入到常规课程,提升了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绿京华园林工程师学院项目建设至今,取得了深化产教融合等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整合校企资源,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有效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历证书与各类职业证书之间的关系,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与企业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中,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校企共育行业优秀人才

  2023年1月-6月期间,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董嘉浩在人民大会堂顶岗实习过程中,因表现优秀,实习结束后被人民大会堂聘用留用。董嘉浩同学在人民大会堂实习期间,多次为大会堂举办的各种外交活动制作鲜切花,还对园林的日常绿化养护如修剪、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均有涉及。用人单位评价董嘉浩同学“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工作的重点与技能”,获得了企业指导教师和用人单位领导的良好评价,在实习结束后给予聘用就业。

  同期,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刘畅在钓鱼台国宾馆实习过程中,也因表现突出,被钓鱼台国宾馆聘任留用。刘畅同学在钓鱼台国宾馆花卉班和绿化组轮岗实习过程中,虚心向同组老师傅请教学习,在钓鱼台接待的外交活动中学习了各种会议花束的制作,并从事了温室花房的日常养护、钓鱼台大片绿地的灌溉、修剪、施工等工作。用人单位认为刘畅同学政治素养可靠、思想道德素质过硬、专业技能突出,在实习结束后给予聘用就业。

  优秀人才的培养,正是深化校企融合,多角度、多层次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向园林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需要,培养能够适应园林行业发展,具有敬业爱岗、刻苦耐劳、团结协作品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