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京华园林工程师学院

课程思政,树木树人

发布时间:2024-05-15 阅读量:179 来源:北京市园林学校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园林专业核心课《园林植物繁育与栽培》将园林植物无土栽培新工艺、定植应用新方式、质量评测新标准、环境调控新系统“四位一体”新内容融入教学实施过程,培养具备“3456核心素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智造植物,智用植物,智能生产,智慧生活”的新生代职业人。

  一、物化成果呈现,职业荣誉显增强

  将学生制作的纸钵扦插花卉定植在生态植物墙上,呈现出学生设计的主题图案,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经过学生精心养护、悉心呵护而呈现出的品质良好、观赏性高的生态植物墙,成为学校新地标和校园网红打卡地。这些呈现给全校师生的物化教学成果,显著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和职业荣誉感。

  二、科研教学融汇,创新素养稳提升

  通过学生参与真实科研项目和引用试验结果确定种植方案,科技创新融入职业教育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IMG_7482

  (一)产教融合多维价值

  用环保材料育苗、用创新方式展示、用企业标准评测、用物联系统环控的生态植物墙,展示“生态、绿色、节能、科技”理念,成为校园绿化美化示范区域,体现生态价值;展示环保节约材料纸钵育苗成效,成为科技为园林行业赋能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成果转化平台,体现经济价值;展示学生劳动教育物化成果,成为教学与科普基地,体现教育价值;展示与时俱进思想和标准化、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先进理念的传播平台,体现社会价值。

  (二)科教融汇创新应用

  学生在虚拟物联网环控参数比较试验,用试验得出的最优数据设置实际种植的环境参数,在教学中应用“新设备”;学生参与真实科研项目,共同研发草坪无土栽培新基质,草坪无土栽培教学过程中应用教师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新材料”;依据教师的科学研究结论,在教学中引入纸钵扦插“新工艺”。科技创新融入职业教育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课程思政树木树人

  构建了“3456核心素养体系”,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创造的物化劳动成果,增强专业自信、职业荣誉感和劳动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和职业观,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