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京华园林工程师学院

建技术创新平台 校企协同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4-05-15 阅读量:74 来源:北京市园林学校

  北京市园林学校积极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聚焦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与北京市绿京华生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园林生产研发创新中心”,建立以产教融合为特征、以应用技术为核心、以协同创新为路径的创新平台,推动产教融合深度发展。

  一、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构筑专业“产教学研”一体化环境

  园林生产研发创新中心以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技术升级为目标,按照“专业基本能力、专业专项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功能定位,投入130万元,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搭建校企共享创新平台,以产促学、以研带学,突出平台“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应用即服务”的校企协同育人功能。

  二、建立技术创新平台运行机制 健全制度保障

  围绕人才培养、企业发展制定研发创新中心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基于“共建、共管、共育、共研、共享、共融,协同育人”的理念,制定各类资源共享制度,实施“产、教、学、研”一体化管理;聚焦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需求,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和科学研究,推动学校创新内容面向企业需求、创新成果面向企业应用转化,使应用技术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共建创新研发团队 落地创新与变革

  坚持“引聘名师、培养骨干、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原则,打造由特聘专家--职教名师--专业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组成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能上课堂,能进工地,能搞科研”的园林专业教师创新团队,形成人才集智倍增效应,按照“平台共建、资源共享、项目牵引、人才联动”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产教融合深入发展,为行业领域前沿科技探索、技术攻关及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推动成果积累和转化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以园林生产研发创新中心为平台,以企业项目为牵引,研发团队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校企联合开展5项课题研究,其中2项科研课题成果转化,为企业增收节支61万元;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推广应用专利项目实现项目经济效益1193.03万元。联合开展玉簪新品种组培快繁技术攻关,通过大量实验,成功推出两个玉簪品种不同培养阶段的培养基配方,为企业生产地被耐荫新品种上万株。联合进行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等项目,为行业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10082人天,为2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及企业的社会价值属性。